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新聞
PLC控制柜的布局與結構設計
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 發布日期:2020/12/8
PLC控制柜可完成設備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控制,具有過載、短路、缺相保護等保護功能,實現完美的網絡功能,性能穩定、可擴展、抗干擾強等特點,是現代工業的核心和靈魂。在如今工業生產中,只要涉及控制的地方,都離不開PLC,PLC控制柜的布置與設計,是制作PLC柜的基礎與關鍵。下面PLC控制柜廠家的小編介紹下PLC控制柜的布局與結構設計。
1、柜型的選擇
適用于裝PLC的柜型,通常選用固定柜,且門板為整門的柜型,如KB柜、九折柜和十六折柜等,不宜選GGD柜、固定分割柜、抽屜柜。因為PLC柜內元件基本上為整板安裝,如果采用了柜門分割的柜型,不便于安裝和調試。對于GGD柜如果必須選用時,需做一下非標設計,將儀表門、前門和下通風門合并成一個整門,且柜體框架上取消前后橫梁,以便于安裝和維護。
2、柜體通風系統設計
柜體通風方案,采用前門下進風上出風的形式,后門不加進出風孔。進、出風口分別裝1個通風過濾器來防塵。由于PLC柜內的元件發出的熱量較少,采用自然對流的方式即可,如果要加快風速,可在門板上半部的出口過濾器上,加裝1個軸流風機,向外排風,柜體的頂蓋沒有通風孔,裝無孔頂蓋。
3、行線槽規格的選擇
線槽規格很多,常用的線槽寬度為25mm,40mm,60mm,80mm,100mm,高度為40mm,60mm,80mm,100mm,顏色為灰色。
線槽選擇原則是,穿過線槽(包括絕緣層)的電線總數約為線槽容量的80%,選擇線槽規格,剩余空間便于電線散熱。截面關系可用于計算。也就是說,總的導線橫截面(包括絕緣層)約為導線槽橫截面的80%。
4、元器件布置的原則
機柜中組件的布局通常從上到下,從左到右。易于操作和維護的部件,以及經常操作和維護的部件,應安裝在易于接近的位置,并且高度應在離地面400毫米至1800毫米的高度。如果您有大量零件,請考慮在機柜中以大約2000毫米的高度安裝不常用的零件(例如DC電源)。底部元件應安裝在離地面至少200mm的地方。否則,將無法進行現場接線。布局時,避免在電線槽中重復纏繞以節省金錢。
5、柜內布置及結構設計
請遵循以上布局原則,將原理圖和子機柜列表結合起來以繪制機柜布局圖。 無論是輔助材料,例如機柜,組件,電線槽等,都應以外部尺寸和1:1的比例進行繪制。 安裝圖完成后,根據組件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進行安裝板的結構設計,安裝板的材料通常為2.0 mm至3.0 mm的鋁鋅鍍層。
上一篇:滾筒輸送線軸承使用上要注意這些事項